close

Photobucket

 

§憂鬱症的補充療法--針灸

(邱仲卿) 醫師

 

憂鬱症是一種腦病,需要治療,若接受治療後,大部份(80%以上,台灣約有160萬憂鬱者,只3%有接受常規治療)可以有良好的改善,國人因為性格與西方人不同,並且城鄉差異大,有很多人忌提精神問題,懼看精神科門診,怕被貼上「頭殼壞了」的標籤。

很多的精神壓力長期累積下來,有時候會變成真正的疾病,更由於沒有適當治療,非常多的國人正受憂鬱之苦中。

擁有完整的醫療系統是人類追求完美的目標之一,有些探討憂鬱症的專書會將針灸療法列入憂鬱症的補充療法中,臨床觀察到接受了針灸以後,會給某一些憂鬱症患者帶來快樂的感覺,但缺乏更深入的探討。

最近報導:大學女研究生自殺、醫師跳樓、國中女生約三成有重鬱問題等等,顯示憂鬱症流行的嚴重程度,可能超過我們一般的認知。

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到2020年人類三大疾病可能為癌症、憂鬱症、愛滋病,有研究指出台灣憂鬱症的盛行率可能約15-25%(約300-500萬人),其中有接受完整的常規治療者,只有約二十萬人(約1%的人口),大部份憂鬱症患者未被正確的診斷出來,並且未接受適當的治療。

經常疲倦、不快樂、悲觀、對事物不感興趣等,可能是憂鬱症的前兆,進而有睡眠障礙、食慾發生問題、性趨力降低、悲傷與負面想法,研究指出,一部份人有自殺傾向,其中具有罪惡感傾向者較容易發生。

生物精神醫學研究指出,憂鬱症是一種腦病,中樞神經介質(5-HTNE等)量出了問題,神經節後受體發生了異常變化(最受重視)。

憂鬱症患者接受適當治療後,大部份可以有良好改善,藥物的治療非常進步,是首要的選擇,其次心理治療、社會人際關係與心靈的改善,並尋求補充療法,包括:飲食、運動、中草藥、針灸、按摩等。

針灸療法透過刺激身體末梢穴道,引起身體中樞神經介質的變化,在最近十幾年有了進展,約1990年以來,在針灸療法電針研究上,總結了兩個要點:

一、針刺到淺層組織,加以高頻率電針刺激,產生的作用部位主要在末梢(局部作用)。

二、當針刺到深層組織(肌肉層),加以低頻率電針刺激,產生的作用區在中樞(大腦導水管附近、丘腦、下視丘等)。

在針灸止痛、針灸麻醉的機轉研究上,發現適當的電針刺激,能引起中樞神經介質包括血清素、腦內啡、多巴胺等量的良性變化,並有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的調節作用。

現代精神醫學研究,非常重視憂鬱症患者中樞血清素、腎上腺素量的差異性,因此更適當的針灸療法,是不是一條能幫助憂鬱症患者脫離憂鬱的方法,是醫界漸漸重視的問題。

針刺反應並不是只有單一神經介質的引發(而藥物是單一介質),由於機器的界限,目前只能分析到分子量約1000左右的物質,針刺是一種物理作用,身體應激以產生神經介質,也許非常複雜(非單一種類),尚未研究完全,這也是針灸還值得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

針灸在神經介質的研究上有進展,但針灸目前還不能算是一個完美的方法,需要更多的研究,因為:針刺麻醉臨床上,發現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中國人),能對針刺產生較好的中樞神經介質作用。

值得一提的特殊現象,台灣憂鬱症好發的年齡層是35-40歲,最近流行以藥物抑制食慾達到減肥的效果,很多減肥藥當初研發的目的是為了治療憂鬱症,主要是改善5-HTNE

假若有憂鬱症者以此類藥減肥,可能同時也把憂鬱症治好;若沒有憂鬱症卻以此類藥物減肥,出現躁、狂症的機會可能會加大。愛美、希望快速減肥者,以16-30歲的年齡範圍最多,很多會選擇藥物減肥,這也許會產生另一個新的問題。

                                   (曾刊於聯合報)

 

 

       

 

宇宙

 

*此篇欲引用者可直接複製圖不必上傳

感恩 邱醫師無私的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