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目前仍沒有根本的治療方法。骨質疏鬆在脊椎方面所呈現的問題是壓迫性骨折。

壓迫性骨折之治療初期以藥物止痛,噴密鈣息(miacalcic), 以及使用背架(如在胸腰椎交界處需使用三點式背架)固定。

疼痛在骨折慢慢癒合中會逐漸減輕。三個月後,如果疼痛已消失,或減輕至相當輕微之程度,而X光又顯示骨折已癒合,此時可開始減少背架使用之時間,最後將背架脫離。

穿背架之目的一方面為防止壓迫性骨折的脊椎椎體逐漸塌陷,最後變成駝背。另一方面也可促進骨折之癒合,並且有止痛之作用。

但如果長期使用,反而易使背部肌肉無力、萎縮、骨質疏鬆惡化,故骨折癒合後需將背架拋開。

而在疼痛減輕後,需將密鈣息換成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目前有福善美(Fosamax)及鈣穩(Evista)二種,健保都有給付。

某些病人會有疼痛持續甚至惡化的情況,這表示骨折沒有癒合,這時就需要考慮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的方法目前有1.骨水泥的灌注 2.骨釘固定二種方法。

骨水泥的灌注其優點為1.簡單 2.局部麻醉下即可進行 3.止痛效果好,但缺點為1.水泥灌注不等同於骨折癒合 2.有骨水泥滲漏之風險3.長期之療效有待証實 4.因灌注骨水泥的脊椎較附近之脊椎堅硬,易造成附近脊椎產生新的壓迫性骨折。

骨釘固定其優點為1.可同時施行減壓手術,解決神經壓迫之症狀 2.長期之療效較可靠 3.骨釘固定範圍內之脊椎癒合後不會再有後續的問題。

但是手術也有其相對的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風險相對較高。

另外,骨釘鬆脫或骨釘固定範圍附近之脊椎易產生新的壓迫性骨折,也是手術的缺點。

所以至目前為止,仍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法,需依病人的意願,身體情況及骨折類型,選擇較適當的治療方法。

不過在外科治療的同時,骨質疏鬆之治療仍必需持續,畢竟增加骨質才是治療骨質疏鬆的根本之道

 

      本文取自本院中國醫訊第27期  陳衍仁 醫師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統計,骨鬆病患接受治療的比率不到2成,接受治療的患者用藥3個月後,半數中斷治療;多數人不把骨鬆當一回事,不知道骨鬆骨折的死亡率超過子宮頸癌

骨鬆症學會理事長陳榮福今天指出,中央健保局2006年統計顯示,50歲以上停經婦女髖部骨折致死率高達2.8%,與罹患乳癌死亡率一樣高,更是子宮內膜癌死亡率的4倍;國人對骨鬆防治的關注度,遠不如近年討論熱烈的子宮頸癌防治。

陳榮福指出,骨鬆造成的骨折中,以髖骨骨折最要命,會導致病患臥床進而併發多種疾病,以髖骨骨折年增率約5%來看,骨鬆病患發生骨折的比率並未因醫療進步而改善。

陳榮福以民眾在部落格的貼文說明,「奶奶只不過輕輕摔了一跤,就住進醫院,我們一家人都以為奶奶2個星期後就可以回家了,誰知道這麼一摔,摔出了奶奶與我們的天人永隔」。

他說,病患容易忽視骨質疏鬆骨折的併發症,或是將骨鬆與關節炎混為一談,誤以為服用健康食品即可防治,甚至有許多聽信偏方,自行購買不明藥品使用,結果8成的病患未治療,老骨頭一摔就臥病、出人命。

健保資料顯示,民國85年時,老年男、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2500例與3500例,到民國90年時,分別增為5000例與7000例;進一步分析,約有50%骨鬆患者於用藥3個月後即中斷治療,1年內再次發生骨折的比率,比持續治療者高出7成。

骨鬆症學會最近推出繁體中文版、為台灣量身打造國人的骨折風險評估計算公式,可算出受測者未來骨鬆風險的機率,此公式已納入相關的國際組織網站,國際骨鬆基金會理事長John A. Kanis並為此訪台,與台灣醫界交流。

陳榮福藉此呼籲,停經後婦女與65歲以上男性,應定期追蹤骨密度、試算自己未來的骨鬆骨折風險,及早展開必要的行動。更新日期:2010/08/28 19:25

 

Enya - Only Time

  

 

*此篇欲引用者可直接複製圖不必上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