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開示:論家庭教育

富貴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於愛之不得其道,或偏與錢財,或偏令穿好衣服。
錢隨彼用,則必至妄吃致病。若為彼存以生息,餘不得者,於父母生嫌心,於所偏得兄弟姊妹生忌心,皆非所以教孝教弟之道。
若女有錢,出嫁必以錢自驕,或輕其夫,或不洞事,以錢助夫為不法事。欲兒女成賢人,當為培福,不當為積財。
財為禍本,汝等看多少白手起家者,皆由無錢,自勤而來,而大富家多多不久房產一空。
故古人云:遺子黃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能讀則讀,不能讀,或農或工或商,各有一業,為立身養家之本。
女子若有錢,明道理,錢固為助道之本,不明道理,則害其女,并害其婿,并害其外孫孫女矣。
倫理道德:中國傳統文化是寶

所以中國自古以來,讓外國人那麼佩服,中國人什麼?中國人是聖賢人。聖賢人從哪裡來的?教出來的。
中國這幾千年來都是教聖賢之道,從小孩教起。確實古時候有不少從懷孕就教起,叫胎教。
母親的使命太重了,有人誤會,認為婦女在中國古時候社會沒有地位,錯了。
你們想想看,中國古時候社會裡最講究的是孝道,孝道裡面對母親是第一,對父親是第二,婦女的地位在中國是第一,不是第二,哪個不孝母親的?母親是聖賢人,不認識字是聖賢,為什麼?她懂得倫理,她懂得五常,她懂得四維八德,這就是聖人,聖人不一定要認識字。
中國歷史在過去,武訓,很多人知道,乞丐!當時這些讀書人,誰不稱他聖人?他每天討飯,討了一點錢,他辦學校,自己沒有念過書,感覺得很苦,幫助沒有能力讀書的這些小孩,一生辦了十幾所學校,那時候叫私塾。
他懂,他不是不懂。教育是聖賢教育,人是聖賢人,幹什麼都是聖賢,這就知道,教育是根。從政的,聖賢政治,士農工商,農民是聖賢的農民,工人是聖賢的工人,這個社會是聖賢的社會,大同之治。
中國人講大同之治不是理想,為什麼?曾經出現過。在上古時代,堯、舜、禹大同,「禮運大同篇」講的就是那個時代。
王啟之後,這夏商周,帝王才傳自己的子孫,變成家天下。在聖人所說的小康,小康實在講我們看起來也是盛世。所以,一切成就離不開教育,今天我們把中國傳統教育疏忽了,樣樣都學外國,我們的虧吃大了。
今天中國人這麼苦,這不應該的。
真正原因在哪裡?原因是把我們傳統丟掉了。
外國人非常想把中國傳統找到,他們去做,哪個地方做,那個地方長治久安。。
佛陀教育雜誌3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