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快樂?

 

惠子和莊子是好朋友,兩個人感情很好,

但是他們的觀點卻經常不一樣,有時

在一起討論問題,經常會抬槓。

 

有一次,莊子和惠子在濠水橋上遊玩。

莊子說:「小魚從容自得地游來游去,

這就是魚的快樂呀!」

 

惠子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

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

但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

完全是可以確定的。」

 

莊子說:「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

一開始你說,『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

這句話,實際上是你已經知道我知道

魚快樂才問我的呀,現在我回答你,

我是在濠水上才知道的。」

 

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濠梁之辯,

莊子以一個藝術家的閒情逸致去揣測

魚兒的快樂,而惠子卻以一個哲學家

的嚴謹,去探求事實的真實性。

 

於是在我們的文化裡就出現了用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這句話,

來反駁那些胡亂臆斷別人想法的人。

 

莊子的人生觀裡,對「逍遙」的追求

占了很大的成分,因此他才會從魚

悠閒戲水的態度,來判斷魚很快樂,

這種根據自己心境來對客觀事物進行

主觀臆斷,不是莊子的專利,從我們

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得到。

 

山川日月,花鳥草蟲原本沒有感情,

但人們卻很容易淪為感情的奴隸,

用自己的悲喜來感受世界。

 

心情好的時候「春風得意馬蹄疾」,

看什麼都美;心情糟的時候又

「感時花濺淚」,看誰都不順眼。

 

不要隨便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頭上,

就像父母教育孩子時,父母給孩子買了

新衣服,說這衣服好看舒服,而孩子

穿在身上,卻覺得彆扭老土。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異類之間是很難

溝通的,你有你的悲傷,魚有魚的快樂。

 

一個普通的房子,上班族住了覺得剛好合適,

乞丐住了就覺得豪華極了,而給百萬富翁

去住的話,又覺得實在太寒酸,沒法住。

 

所以面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看法與感受,我們不能強求別人理解自己。

 

社會上的某些工作,如清潔工,每天掃垃圾,

又髒又累,很多人會認為他們不開心、

不快樂。但事實未必,你不是清潔工,

就永遠不會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一個整日加班熬到深夜的人,在旁人看來

可能會覺得他好可憐、好辛苦,但如果

工作是他的愛好,也享受加班的過程,

那麼一切壓力都跟他無關了。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其實即使是魚,

也不見得會知道做魚的樂趣。

 

且看世間庸庸大眾,

又有多少人懂得做人的樂趣呢?

 

本文節錄自/淡定力:淡定人生不浮躁

出版社/好的文化作者/王琳

 

引用時~先快速點3下、複製框內の文章語法、進入內容編輯區~

"勾選"左下角-觀看HTML 原始碼,"貼上語法" ~填上文章 "標題" ~按 "發表"即可!











http://i1129.photobucket.com/albums/m512/Claudia_Ma/rain-2.jpg); HEIGHT: 265px">



你為什麼不快樂?


 


惠子和莊子是好朋友,兩個人感情很好,


但是他們的觀點卻經常不一樣,有時


在一起討論問題,經常會抬槓。


 


有一次,莊子和惠子在濠水橋上遊玩。


莊子說:「小魚從容自得地游來游去,


這就是魚的快樂呀!」


 


惠子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也?」


莊子說:「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


但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


完全是可以確定的。」


 


莊子說:「我們回到問題的原點。


一開始你說,『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


這句話,實際上是你已經知道我知道


魚快樂才問我的呀,現在我回答你,


我是在濠水上才知道的。」


 


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濠梁之辯,


莊子以一個藝術家的閒情逸致去揣測


魚兒的快樂,而惠子卻以一個哲學家


的嚴謹,去探求事實的真實性。


 


於是在我們的文化裡就出現了用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也」這句話,


來反駁那些胡亂臆斷別人想法的人。


 


莊子的人生觀裡,對「逍遙」的追求


占了很大的成分,因此他才會從魚


悠閒戲水的態度,來判斷魚很快樂,


這種根據自己心境來對客觀事物進行


主觀臆斷,不是莊子的專利,從我們


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得到。


 


山川日月,花鳥草蟲原本沒有感情,


但人們卻很容易淪為感情的奴隸,


用自己的悲喜來感受世界。


 


心情好的時候「春風得意馬蹄疾」,


看什麼都美;心情糟的時候又


「感時花濺淚」,看誰都不順眼。


 


不要隨便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頭上,


就像父母教育孩子時,父母給孩子買了


新衣服,說這衣服好看舒服,而孩子


穿在身上,卻覺得彆扭老土。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異類之間是很難


溝通的,你有你的悲傷,魚有魚的快樂。


 


一個普通的房子,上班族住了覺得剛好合適,


乞丐住了就覺得豪華極了,而給百萬富翁


去住的話,又覺得實在太寒酸,沒法住。


 


所以面對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


看法與感受,我們不能強求別人理解自己。


 


社會上的某些工作,如清潔工,每天掃垃圾,


又髒又累,很多人會認為他們不開心、


不快樂。但事實未必,你不是清潔工,


就永遠不會真正理解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一個整日加班熬到深夜的人,在旁人看來


可能會覺得他好可憐、好辛苦,但如果


工作是他的愛好,也享受加班的過程,


那麼一切壓力都跟他無關了。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其實即使是魚,


也不見得會知道做魚的樂趣。


 


且看世間庸庸大眾,


又有多少人懂得做人的樂趣呢?


 


本文節錄自/淡定力:淡定人生不浮躁


出版社/好的文化作者/王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