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欄:中國傳統大家庭的好處

中國傳統的家,有家道、家規、家學、家業,是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所以《大學》講,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人家都整齊,社會安定,天下太平。

古人從小有家教,家教就是《弟子規》。《弟子規》是各個家族家規共同的規約,是集各家族家規的大成,人人都要學,從小到老都不能夠違背。家教雖然家家不同,但是大同小異,沒有教你幹壞事的。家教具體的文字都在家譜裡。在過去,每一家都有祠堂,祠堂一定存著家譜。

家譜是家庭的歷史,族姓的根源,都有清清楚楚的記載,有根有本。大家住在一起,都知道、都認識,一家人,子子孫孫不分家。在大家庭裡,首先小孩讀書不成問題,父母沒有能力照顧的,家族來教育子弟。

其次,老了不用擔憂,家養老。現在中國農村,那個莊是王莊,那個莊是李莊,一個村莊是一家人。家不興旺的也有二百多人;一般普通家庭三百人左右;興旺的有七、八百人。像《紅樓夢》就是描寫一個家庭的。所以中國的家庭是社會組織,是社會的形態,沒有教育是決定不行的。家庭要和睦、健康、有發展,教育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家庭要辦家學,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學校。

中國的教育是家庭負責,國家輔導。國家設有考試,考試通過給你學位;縣考的學位是秀才,省考是舉人,殿試(皇上主持的考試)叫進士。進士相當於現在博士學位,舉人相當於碩士學位,秀才是學士學位。地位愈高,收入就愈多。有學位卻沒有做官的,國家補貼生活,讓你好好讀書。

家學禮請老師,大概都是祖父、曾祖父這一輩,他們的經驗豐富,見識廣博,知道哪些讀書人真有學問、有德行,聘請來擔任家學的老師。

請師的禮節非常隆重,家族中父親、祖父、曾祖父,在典禮的時候都要向 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跟見皇帝沒有兩樣。家長對老師這樣的尊敬,學生不敢不聽話。老師受人家祖宗三代的恭敬,要不認真教,怎麼對得起人家?所以教學非常認真。

對老師供養的束脩是隨意的,老師絕不講求這些。富有的供養多一點,貧窮的少一點,意思到了就行,真正貧窮的學生,真能夠學,老師還要補貼他的家用。

不像現在學校,縱然紅包拿得多,他還是不關心你,你買不到他的愛心。所以老祖宗對後代真有愛心,對老師磕頭,尊師重道,表演給子弟看。家學最重要的科目是四科。第一、倫理,講人與人的關係。現在沒人教倫理,真的是古人所講的,父不父,子不子。人在社會上離不開五種關係。

家庭最重要的是親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有別。在社會上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現在關係混亂,社會就亂。第二、五常,常是永遠不能失去的,即仁義禮智信,這是人必須要具備的基本道德。仁是仁慈,要學會愛人,愛人要像愛自己一樣。義是如理如法,一般講合情合理合法,見到別人有苦難,我們要主動盡心盡力去幫助他,不求回報,這是義。

我們能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幫助我們。在佛法講就是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行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

第三、四維,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一個國家沒有禮、義、廉、恥,肯定會滅亡。第四、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在家裡面展現出來了,這家族有道、有德,有這樣的家庭,就有這種社會,社會和諧,長治久安。

中國千萬年來,教育下一代,這四科是大根大本。在古時候,至少儒跟道的根父母已經幫你栽培了。古人重視胎教,懷孕的時候,母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會影響胎兒。

所以懷胎十月,心平氣和,舉止安詳,希望小孩能受到好的影響,生下來好教、聽話。現在西方的催眠術發現,胎兒在母親子宮裡面,頭腦很清楚,證明中國古人講的胎教是大有道理。

小孩一出生,眼睛張開,耳朵豎起來,他就會看、會聽,父母跟大人的言談舉止都要守禮、端莊,讓他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保護到三歲,這一千天是「紮根教育」。最主要的是母親,真正是自愛、愛兒子。古諺語說:「三歲看八十」,這一千天紮的根,到八十歲都不會變,也就是說社會上不善的,他不會沾染。

從小就教他沒有私心,我活在這個世間,念念為整個家庭、家族,而不是為個人。如果有私心,家就完了,要大公無私,從小養成這種品德,社會怎麼會不好,天下怎麼會不太平!這種教育在中國,我們相信決定超過一萬年,根深蒂固。

中國的家業,家庭所經營的事業。因為每個家庭經營的事業不一樣,就有不同的條規。但《弟子規》是共同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全家人都要做到。所以人都被家教好,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中國古人說,「家不齊,社會亂了;子不教,人心壞了」,現在社會真是這樣的。現在學校很多,教學的宗旨偏了,從前教學讀書志在聖賢,現在學校讀書,志在賺錢。志在賺錢,肯定增長貪瞋癡慢。

現在人很可憐,對自己沒有信心,對父母沒有信心,夫妻沒有信心,對什麼人都沒有信心,這個日子難過。

中國古人的信心建立在家庭上,家是一生活動的核心,一生安全的寄託、依靠,所以叫老家。孩子在外面無論受到什麼苦難,家庭是他的支持。所以一個人無論在外頭有沒有事業,年老的時候一定要回老家,家庭養老,晚年會過得很幸福美滿,這是大家族的好處。

一個養老,一個育幼,這兩樁大事家庭承擔著。家庭承擔了社會的責任,承擔了國家的一分工作。一個大家族,老人跟小孩住在一起,兒孫滿堂,都是自己的晚輩,真有天倫之樂、有愛、有親情在。退休之後,就在私塾做義工,把自己一生的故事、經驗講給小孩聽,小孩就學會了。這是大家庭的生活。

現在人哪有這種樂趣,老年的時候,孤家寡人。在外國真可憐,外國有老人福利,物質生活不成問題,國家照顧你;精神生活沒有,孤獨的坐在那裡,沒有一個人跟他講話。能有人跟他打個招呼,都感覺很安慰,那是坐吃等死,日子多難過啊!

一個家庭,遵守倫理道德,懂得因果規律,人人都能夠守著規矩,這個家就會興旺。人,從小都在家裡教好了,社會上沒有惡人。家教好了,對社會的貢獻太大了。社會好,長治久安,這在中國歷史上看得到的。

中日八年戰爭,中國最大的損失,把我們的家滅掉了,再不能夠恢復。這個因果責任日本人要負。中國大家庭如果延續到今天,中國能救全世界。外國人也想一生很幸福美滿,幸福美滿只有在大家庭裡頭有。小家庭那種幸福美滿是臨時的,頂多二、三十年,一老一退休,苦就來了。

大家庭決定有仁義道德,因為沒有這個東西,家就毀掉了。千萬年來,老祖宗世世代代傳承這種教育,現在人不要了,丟掉了。人活在世間沒有依靠,這是不得已養成自私自利,我要不攢一點錢,將來老的時候誰養我?外面都靠不住!但是有沒有想到,錢也靠不住,錢會貶值。

古時候有老家,他不考慮這些。家庭裡面永遠維持家道、家學、家規、家業,家的建立就憑這四根柱子。這四根柱子要靠倫理、道德、因果來樹立。所以家沒有了,倫理道德就沒有了,變成我們現在苦難的社會。

印光大師開示:勉具足信願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

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

倫理道德:兒童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我今天早晨,還有個同學給我送一個條子,我看了一下,說現在的小學生逃課的很多、曠課的很多,不肯學習。這個現象在今天,我們可以說是正常現象。不正常就是正常的,正常就變成不正常的。

為什麼?

你要想想,他的紮根教育學的什麼。紮根教育,古老的中國人,這個小孩剛生下來到三歲,這紮根教育。一千天,他眼睛在看、耳朵在聽,他在模仿。現在這一千天誰教?電視教他。

小孩一生下來,大人就不管了,請個保姆叫人家帶。保姆只要小孩不吵不鬧,她的任務就完成,叫他什麼?看電視,他就不吵鬧。小眼睛盯住,就在那裡學,壞東西全學會了。

長大了,不聽父母、不聽老師的,從小他就會了,你能怪誰?沒法子。我們小時候,哪有不聽父母話的?不但父母,大人講什麼我們都乖乖的聽著。

那個時候社會不一樣,風氣不一樣。我們是生長在農村,農村小孩頑皮,在外面小朋友玩,淘氣。路上走路的行人看到了,看到我們行為不端莊,把我們叫過來狠狠教訓一頓,我們都乖乖聽,都不敢反抗。我們家父母看到了,對這些路人感謝。這個社會風氣好!

兒童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中國古人講的一句話講得很好,「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嬰孩是一出世,這嬰孩,不是小孩,嬰孩。教什麼?父母教,父母在小孩面前,一舉一動都是小孩的榜樣,他在學習。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是父母在小孩面前統統做到了。

他雖然不會說話,三歲,他一舉一動,《弟子規》的規矩他全學會了,父母教的,大人教的。因果教育,稍稍長大一點,四、五歲教因果教育,告訴他,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從小受這個薰習,一輩子不會忘記,起心動念他就會想到報應,怎麼敢做壞事!

因果教育怎麼教法?

中國古人有智慧,城隍廟、閻王殿,不必去多,一年去個五、六次就行了。母親到城隍廟燒香,帶我們去看十王殿,一殿一殿的指著告訴我們,你看做這個壞事受這個果報。我們就明白了,印象深刻,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起心動念就想到閻王殿。你敢造,我不敢造,你不怕,我害怕。

心得交流:學習懺悔法門的報告

今天有幸遇到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網路懺悔班」,幫助我們修懺悔法門,感恩恩師,感恩各位護法大德,感恩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如果不是您們慈悲,我今天不會遇到這個法門,不是諸佛菩薩加持,我今天不會靜下心來認真看完恩師的開示和悟梵法師的示現。

學佛若干年不能有成就,在於我們業障太重,信心不堅定,沒有真誠心,因此我們首先從懺悔做起。什麼是懺悔?將我們的過錯說出來,並且後不再造,這就是懺悔的真實義。如此我們才能消除業障,早日成就,普度眾生。從悟梵法師的懺悔文,我知道傲慢心是我們菩提道上最大的障礙,細細回想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真的是菩薩示現給我的一個表演。

其次,我們要有感恩的心,這不就是我的缺點嗎?我雖然事上對父母師長恭敬,但是心上不夠真誠,總是抱怨他們沒有給我這個那個,總是認為自己的父母是特殊,老師說的孝養父母是對別人說的,自己比較特殊,可以不聽。

這就是我學佛三年沒有成就的主要原因,不知感恩。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這些都是考驗我們的題目,我們心裡要明白,不離佛號,內心要生起感恩的心,感謝這些人與事來幫助自己提升境界。

我們的懺悔心要堅持,今天懺悔,以後不能再犯,如果再犯決定墮三途果報。

懺悔只是開頭,表一下我們的決心和認識,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懺悔。念佛至今還不得力,往生之願時強時弱,主要是自己道理不夠明瞭,所以每天聽經就是幫助我們明理,理真正明瞭之後,信心自然就深了,也能真正發願求生西方。

悟梵法師的往生告訴我們,梵師的緣分很殊勝,全球的同修念佛幫助她往生,我們有沒有這個善緣。因此我們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心,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在不同境界中練如如不動,這樣即使大劫難現前,我們也能保證往生,所以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普度眾生。

答疑解惑

問:善導大師所言「真實心中作」,請問什麼是「真實心」?

答:真就不是虛妄的,真是不假,實是不虛。真實心就是真誠心,真誠心是每個人的真心。從「真實心中作」,這是什麼人?《華嚴經》所講的法身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叫發心住,菩提心一發就到這個地位。菩提心是真實心。

我們凡夫用的是妄心,妄心是妄想分別執著。你要問什麼是真實心?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了,真實心就現前。真實心是本有的,現在還有沒有?有,只是外面蓋了個妄心。

古人把真實心比做太陽,妄心好像是烏雲,烏雲把太陽遮住,並不是太陽沒有了。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就是真實心,本有;不覺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心本來沒有,本來沒有當然可以斷掉,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

所以自己要有信心,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為什麼要用虛妄?別人欺騙我們,要同情他,因為他迷惑顛倒,是六道凡夫。我們現在覺悟了想作佛,就要用真心。他騙我,我不騙他;他毀謗我,我不可以毀謗他。這樣我們吃幾天虧,以後能作佛。

現在這個虧不肯吃,繼續搞六道、冤冤相報。縱然吃虧,算你壽命長,也不過就一百年。吃一百年的虧,上一百年的當,我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便宜佔大了,世間哪有這麼大便宜事?所以古人講「吃虧是福」,一點都不假。決定沒有報復的心、沒有瞋恚的念頭,你煩惱習氣真的斷了。

問:什麼因緣能生真實心?

答:依照佛陀的教誨,持戒念佛,最穩當。戒律就是真實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從十善講起,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是真實心。凡是有十惡,這心就是虛妄,就不是真實心。

所以一定要斷十惡,斷八邪,嚴持戒律,這是修行的方法,用這個方法慢慢的把妄心、障礙淘汰掉,真心就現前。

(文摘:佛陀教育雜誌349)

引用時~先快速點3下、複製框內の文章語法、進入內容編輯區~

"勾選"左下角-觀看HTML 原始碼,"貼上語法" ~填上文章 "標題" ~按 "發表"即可! 














 




本期專欄:中國傳統大家庭的好處


中國傳統的家,有家道、家規、家學、家業,是國家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所以《大學》講,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人家都整齊,社會安定,天下太平。


古人從小有家教,家教就是《弟子規》。《弟子規》是各個家族家規共同的規約,是集各家族家規的大成,人人都要學,從小到老都不能夠違背。家教雖然家家不同,但是大同小異,沒有教你幹壞事的。家教具體的文字都在家譜裡。在過去,每一家都有祠堂,祠堂一定存著家譜。


家譜是家庭的歷史,族姓的根源,都有清清楚楚的記載,有根有本。大家住在一起,都知道、都認識,一家人,子子孫孫不分家。在大家庭裡,首先小孩讀書不成問題,父母沒有能力照顧的,家族來教育子弟。


其次,老了不用擔憂,家養老。現在中國農村,那個莊是王莊,那個莊是李莊,一個村莊是一家人。家不興旺的也有二百多人;一般普通家庭三百人左右;興旺的有七、八百人。像《紅樓夢》就是描寫一個家庭的。所以中國的家庭是社會組織,是社會的形態,沒有教育是決定不行的。家庭要和睦、健康、有發展,教育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家庭要辦家學,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學校。


中國的教育是家庭負責,國家輔導。國家設有考試,考試通過給你學位;縣考的學位是秀才,省考是舉人,殿試(皇上主持的考試)叫進士。進士相當於現在博士學位,舉人相當於碩士學位,秀才是學士學位。地位愈高,收入就愈多。有學位卻沒有做官的,國家補貼生活,讓你好好讀書。


家學禮請老師,大概都是祖父、曾祖父這一輩,他們的經驗豐富,見識廣博,知道哪些讀書人真有學問、有德行,聘請來擔任家學的老師。


請師的禮節非常隆重,家族中父親、祖父、曾祖父,在典禮的時候都要向 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跟見皇帝沒有兩樣。家長對老師這樣的尊敬,學生不敢不聽話。老師受人家祖宗三代的恭敬,要不認真教,怎麼對得起人家?所以教學非常認真。


對老師供養的束脩是隨意的,老師絕不講求這些。富有的供養多一點,貧窮的少一點,意思到了就行,真正貧窮的學生,真能夠學,老師還要補貼他的家用。


不像現在學校,縱然紅包拿得多,他還是不關心你,你買不到他的愛心。所以老祖宗對後代真有愛心,對老師磕頭,尊師重道,表演給子弟看。家學最重要的科目是四科。第一、倫理,講人與人的關係。現在沒人教倫理,真的是古人所講的,父不父,子不子。人在社會上離不開五種關係。


家庭最重要的是親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有別。在社會上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現在關係混亂,社會就亂。第二、五常,常是永遠不能失去的,即仁義禮智信,這是人必須要具備的基本道德。仁是仁慈,要學會愛人,愛人要像愛自己一樣。義是如理如法,一般講合情合理合法,見到別人有苦難,我們要主動盡心盡力去幫助他,不求回報,這是義。


我們能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幫助我們。在佛法講就是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行是禮,不飲酒是智慧,不妄語是信。這是做人基本的德行。


第三、四維,管子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一個國家沒有禮、義、廉、恥,肯定會滅亡。第四、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在家裡面展現出來了,這家族有道、有德,有這樣的家庭,就有這種社會,社會和諧,長治久安。


中國千萬年來,教育下一代,這四科是大根大本。在古時候,至少儒跟道的根父母已經幫你栽培了。古人重視胎教,懷孕的時候,母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會影響胎兒。


所以懷胎十月,心平氣和,舉止安詳,希望小孩能受到好的影響,生下來好教、聽話。現在西方的催眠術發現,胎兒在母親子宮裡面,頭腦很清楚,證明中國古人講的胎教是大有道理。


小孩一出生,眼睛張開,耳朵豎起來,他就會看、會聽,父母跟大人的言談舉止都要守禮、端莊,讓他看到、聽到、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保護到三歲,這一千天是「紮根教育」。最主要的是母親,真正是自愛、愛兒子。古諺語說:「三歲看八十」,這一千天紮的根,到八十歲都不會變,也就是說社會上不善的,他不會沾染。


從小就教他沒有私心,我活在這個世間,念念為整個家庭、家族,而不是為個人。如果有私心,家就完了,要大公無私,從小養成這種品德,社會怎麼會不好,天下怎麼會不太平!這種教育在中國,我們相信決定超過一萬年,根深蒂固。


中國的家業,家庭所經營的事業。因為每個家庭經營的事業不一樣,就有不同的條規。但《弟子規》是共同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情全家人都要做到。所以人都被家教好,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中國古人說,「家不齊,社會亂了;子不教,人心壞了」,現在社會真是這樣的。現在學校很多,教學的宗旨偏了,從前教學讀書志在聖賢,現在學校讀書,志在賺錢。志在賺錢,肯定增長貪瞋癡慢。


現在人很可憐,對自己沒有信心,對父母沒有信心,夫妻沒有信心,對什麼人都沒有信心,這個日子難過。


中國古人的信心建立在家庭上,家是一生活動的核心,一生安全的寄託、依靠,所以叫老家。孩子在外面無論受到什麼苦難,家庭是他的支持。所以一個人無論在外頭有沒有事業,年老的時候一定要回老家,家庭養老,晚年會過得很幸福美滿,這是大家族的好處。


一個養老,一個育幼,這兩樁大事家庭承擔著。家庭承擔了社會的責任,承擔了國家的一分工作。一個大家族,老人跟小孩住在一起,兒孫滿堂,都是自己的晚輩,真有天倫之樂、有愛、有親情在。退休之後,就在私塾做義工,把自己一生的故事、經驗講給小孩聽,小孩就學會了。這是大家庭的生活。


現在人哪有這種樂趣,老年的時候,孤家寡人。在外國真可憐,外國有老人福利,物質生活不成問題,國家照顧你;精神生活沒有,孤獨的坐在那裡,沒有一個人跟他講話。能有人跟他打個招呼,都感覺很安慰,那是坐吃等死,日子多難過啊!


一個家庭,遵守倫理道德,懂得因果規律,人人都能夠守著規矩,這個家就會興旺。人,從小都在家裡教好了,社會上沒有惡人。家教好了,對社會的貢獻太大了。社會好,長治久安,這在中國歷史上看得到的。


中日八年戰爭,中國最大的損失,把我們的家滅掉了,再不能夠恢復。這個因果責任日本人要負。中國大家庭如果延續到今天,中國能救全世界。外國人也想一生很幸福美滿,幸福美滿只有在大家庭裡頭有。小家庭那種幸福美滿是臨時的,頂多二、三十年,一老一退休,苦就來了。


大家庭決定有仁義道德,因為沒有這個東西,家就毀掉了。千萬年來,老祖宗世世代代傳承這種教育,現在人不要了,丟掉了。人活在世間沒有依靠,這是不得已養成自私自利,我要不攢一點錢,將來老的時候誰養我?外面都靠不住!但是有沒有想到,錢也靠不住,錢會貶值。


古時候有老家,他不考慮這些。家庭裡面永遠維持家道、家學、家規、家業,家的建立就憑這四根柱子。這四根柱子要靠倫理、道德、因果來樹立。所以家沒有了,倫理道德就沒有了,變成我們現在苦難的社會。


印光大師開示:勉具足信願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


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


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


http://photo.pchome.com.tw/zou0621/130835957487"> border=0 src="http://link.photo.pchome.com.tw/s11/zou0621/17/130835957487/" />


倫理道德:兒童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我今天早晨,還有個同學給我送一個條子,我看了一下,說現在的小學生逃課的很多、曠課的很多,不肯學習。這個現象在今天,我們可以說是正常現象。不正常就是正常的,正常就變成不正常的。


為什麼?


你要想想,他的紮根教育學的什麼。紮根教育,古老的中國人,這個小孩剛生下來到三歲,這紮根教育。一千天,他眼睛在看、耳朵在聽,他在模仿。現在這一千天誰教?電視教他。


小孩一生下來,大人就不管了,請個保姆叫人家帶。保姆只要小孩不吵不鬧,她的任務就完成,叫他什麼?看電視,他就不吵鬧。小眼睛盯住,就在那裡學,壞東西全學會了。


長大了,不聽父母、不聽老師的,從小他就會了,你能怪誰?沒法子。我們小時候,哪有不聽父母話的?不但父母,大人講什麼我們都乖乖的聽著。


那個時候社會不一樣,風氣不一樣。我們是生長在農村,農村小孩頑皮,在外面小朋友玩,淘氣。路上走路的行人看到了,看到我們行為不端莊,把我們叫過來狠狠教訓一頓,我們都乖乖聽,都不敢反抗。我們家父母看到了,對這些路人感謝。這個社會風氣好!


兒童的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中國古人講的一句話講得很好,「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嬰孩是一出世,這嬰孩,不是小孩,嬰孩。教什麼?父母教,父母在小孩面前,一舉一動都是小孩的榜樣,他在學習。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是父母在小孩面前統統做到了。


他雖然不會說話,三歲,他一舉一動,《弟子規》的規矩他全學會了,父母教的,大人教的。因果教育,稍稍長大一點,四、五歲教因果教育,告訴他,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從小受這個薰習,一輩子不會忘記,起心動念他就會想到報應,怎麼敢做壞事!


因果教育怎麼教法?


中國古人有智慧,城隍廟、閻王殿,不必去多,一年去個五、六次就行了。母親到城隍廟燒香,帶我們去看十王殿,一殿一殿的指著告訴我們,你看做這個壞事受這個果報。我們就明白了,印象深刻,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起心動念就想到閻王殿。你敢造,我不敢造,你不怕,我害怕。


http://photo.pchome.com.tw/zou0621/130835957487"> lang=EN-US>


心得交流:學習懺悔法門的報告


今天有幸遇到佛陀教育網路學院成立「網路懺悔班」,幫助我們修懺悔法門,感恩恩師,感恩各位護法大德,感恩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如果不是您們慈悲,我今天不會遇到這個法門,不是諸佛菩薩加持,我今天不會靜下心來認真看完恩師的開示和悟梵法師的示現。


學佛若干年不能有成就,在於我們業障太重,信心不堅定,沒有真誠心,因此我們首先從懺悔做起。什麼是懺悔?將我們的過錯說出來,並且後不再造,這就是懺悔的真實義。如此我們才能消除業障,早日成就,普度眾生。從悟梵法師的懺悔文,我知道傲慢心是我們菩提道上最大的障礙,細細回想自己是不是也是如此,真的是菩薩示現給我的一個表演。


其次,我們要有感恩的心,這不就是我的缺點嗎?我雖然事上對父母師長恭敬,但是心上不夠真誠,總是抱怨他們沒有給我這個那個,總是認為自己的父母是特殊,老師說的孝養父母是對別人說的,自己比較特殊,可以不聽。


這就是我學佛三年沒有成就的主要原因,不知感恩。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這些都是考驗我們的題目,我們心裡要明白,不離佛號,內心要生起感恩的心,感謝這些人與事來幫助自己提升境界。


我們的懺悔心要堅持,今天懺悔,以後不能再犯,如果再犯決定墮三途果報。


懺悔只是開頭,表一下我們的決心和認識,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懺悔。念佛至今還不得力,往生之願時強時弱,主要是自己道理不夠明瞭,所以每天聽經就是幫助我們明理,理真正明瞭之後,信心自然就深了,也能真正發願求生西方。


悟梵法師的往生告訴我們,梵師的緣分很殊勝,全球的同修念佛幫助她往生,我們有沒有這個善緣。因此我們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心,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在不同境界中練如如不動,這樣即使大劫難現前,我們也能保證往生,所以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老實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普度眾生。


答疑解惑


問:善導大師所言「真實心中作」,請問什麼是「真實心」?


答:真就不是虛妄的,真是不假,實是不虛。真實心就是真誠心,真誠心是每個人的真心。從「真實心中作」,這是什麼人?《華嚴經》所講的法身菩薩。圓教初住菩薩叫發心住,菩提心一發就到這個地位。菩提心是真實心。


我們凡夫用的是妄心,妄心是妄想分別執著。你要問什麼是真實心?妄想分別執著斷掉了,真實心就現前。真實心是本有的,現在還有沒有?有,只是外面蓋了個妄心。


古人把真實心比做太陽,妄心好像是烏雲,烏雲把太陽遮住,並不是太陽沒有了。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覺就是真實心,本有;不覺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妄心本來沒有,本來沒有當然可以斷掉,本來有的當然可以恢復。


所以自己要有信心,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為什麼要用虛妄?別人欺騙我們,要同情他,因為他迷惑顛倒,是六道凡夫。我們現在覺悟了想作佛,就要用真心。他騙我,我不騙他;他毀謗我,我不可以毀謗他。這樣我們吃幾天虧,以後能作佛。


現在這個虧不肯吃,繼續搞六道、冤冤相報。縱然吃虧,算你壽命長,也不過就一百年。吃一百年的虧,上一百年的當,我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便宜佔大了,世間哪有這麼大便宜事?所以古人講「吃虧是福」,一點都不假。決定沒有報復的心、沒有瞋恚的念頭,你煩惱習氣真的斷了。


問:什麼因緣能生真實心?


答:依照佛陀的教誨,持戒念佛,最穩當。戒律就是真實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從十善講起,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是真實心。凡是有十惡,這心就是虛妄,就不是真實心。


所以一定要斷十惡,斷八邪,嚴持戒律,這是修行的方法,用這個方法慢慢的把妄心、障礙淘汰掉,真心就現前。


(文摘:佛陀教育雜誌349)





http://www.amtb.org.tw/magazin/172.gif" width=302 height=306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