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bucket

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

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瞭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

 (一)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子女致父母的備忘錄:不要寵我,我很清楚我不應該得到我所要的一切,我只是在考驗你們……

  (二)過分注意: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不斷。家裡人都要圍著他轉,並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理性懲罰(如果孩子還繼續耍無賴,父母可採取「冷三分鐘」的辦法。這三分鐘不看,不說)。

   
(三) 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對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滿足,要分清對與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無理要求,不能答應。孩子一旦哭鬧,千萬不可打罵,就耐心給孩子講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動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予以開導。

  (四)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教育不能光說不練,要利用一切場合和機會進行有意識地培養。

   (五)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不僅導致孩子的依賴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成自私貪心的惡習。

(六) 包辦代替:
  由於家長的溺愛,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餵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幹、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大人不強逼他去做,也不包攬。因為這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的「獨立行為」。而沒有獨特行為的人,怎麼會有創造性呢?

  (七) 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長對孩子悉心培育、滿懷期待是無可厚非的,但要把握好「度」。父母越呵護,孩子越逆反。

  (八) 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孩子要「摔打著養活」,放開束縛孩子的手,讓他有能力依靠自己健康地成長。

  (九) 害怕哭鬧: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教育子女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事情,要有長期的計劃和短期的安排。同時,還要注意耐心細緻,具體周到。

  (十) 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內疚感。

以上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

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佔有幾種

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智慧的愛,

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引用時~先快速點3下、複製框內の文章語法、進入內容編輯區~

"勾選"左下角-觀看HTML 原始碼,"貼上語法" ~填上文章 "標題" ~按 "發表"即可!


http://s756.photobucket.com/albums/xx204/piano324/b2/backgrond2/?action=view&current=wdo.gif" target=_blank>http://i756.photobucket.com/albums/xx204/piano324/b2/backgrond2/wdo.gif" />



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


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瞭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



 (一)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子女致父母的備忘錄:不要寵我,我很清楚我不應該得到我所要的一切,我只是在考驗你們……

  (二)過分注意: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不斷。家裡人都要圍著他轉,並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理性懲罰(如果孩子還繼續耍無賴,父母可採取「冷三分鐘」的辦法。這三分鐘不看,不說)。

   
(三) 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並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對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滿足,要分清對與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無理要求,不能答應。孩子一旦哭鬧,千萬不可打罵,就耐心給孩子講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動又富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予以開導。

  (四)生活懶散:
  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游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教育不能光說不練,要利用一切場合和機會進行有意識地培養。


   (五)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不僅導致孩子的依賴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成自私貪心的惡習。


(六) 包辦代替:
  由於家長的溺愛,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餵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幹、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大人不強逼他去做,也不包攬。因為這樣可能會抑制孩子的「獨立行為」。而沒有獨特行為的人,怎麼會有創造性呢?

  (七) 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家長對孩子悉心培育、滿懷期待是無可厚非的,但要把握好「度」。父母越呵護,孩子越逆反。

  (八) 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孩子要「摔打著養活」,放開束縛孩子的手,讓他有能力依靠自己健康地成長。

  (九) 害怕哭鬧:
  由於從小遷就孩子,孩子在不順心時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溺愛的父母就只好哄騙,投降,依從,遷就。害怕孩子哭鬧的父母是無能的父母;打罵爸媽的孩子會變成無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無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教育子女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事情,要有長期的計劃和短期的安排。同時,還要注意耐心細緻,具體周到。

  (十) 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其後果不僅孩子性格扭曲,有時還會造成家庭不睦。
  太多的表揚會給孩子造成許多束縛與負擔,當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折、內疚感。


以上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


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種溺愛中會佔有幾種


或各種都有輕度表現也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以智慧的愛,


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http://s756.photobucket.com/albums/xx204/piano324/b2/backgrond2/?action=view&current=wdo.gif" target=_blank>




http://i976.photobucket.com/albums/ae247/elaine563663/blog/hsiaoke-afdp/Vintage_5_ep1.gif" width=160 height=108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