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度自己第一要緊

Photobucket 

六道眾生什麼最可貴?

佛給我們是最可貴的。

知道的人太少,境界現前還是被境界轉,這樣的人絕對大多數,我也是這樣的人。我如何能保住不被境界轉?戰戰兢兢,外面這個力量太­大太大了。真能持戒、真能吃苦,我願意我這一輩子吃苦,我到極樂世界就不吃苦了;我這一輩子要是忍不過,我還想享受,六道輪迴的苦就有得受。

這個事實擺在面前,你得看清楚­,你不看清楚吃虧是你自己,不是別人,你在惡道受苦,誰都不能代替你。唯一的一個辦法,天天不離開阿彌陀佛,天天不離開經教。

我們在這個地方,別的執著都放下,對於經教、­對於阿彌陀佛決定要執持,要執著、要保持,我們這一生就得度。

現前生活隨它去吧,有得吃就吃,有得穿就穿,沒得吃、沒得穿,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決定不分別執著,決定不起心­動念,心是定的。大乘教裡佛常說「佛度有緣人」,有緣人是什麼?

他真信、他真發願、真幹,這是有緣人,一般講老實、聽話、真幹。不老實的人呢?隨他去吧,學多少算多少,不­要放在心上,你就很自在、就很快樂。各人有時節因緣,他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會成就。佛菩薩都不著急,我們著急有什麼用?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度自己、成就自己要擺在第一,幫助別人是第二。

要是把幫助別人當作第一,自己這一生不能得度,還搞輪迴,就錯了,大錯特錯了。多少人在這一生有修有學,­與眾生有緣,廣度眾生,自己沒能往生,做了多少好事到天道去了。天道有佛在那裡教化,欲界天有佛菩薩在講經教學,色界天也有,無色界天沒有。

那是個豐衣足食、幸福美滿的世­間跟我們現在不一樣,人享福,現在人受罪。享福能捨得掉嗎?能真肯幹,統統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比我們現在還困難。

諺語所說的「富貴學道難」,他捨不得離開富貴,所­以他比我們困難。我們了解這些事實狀況,現在我們的生活非常滿意,我們這叫小康之家,衣食不缺,沒什麼福享,但也沒有很重的罪受,這小康之家,這是修學最理想的環境。

我們­的大雄寶殿、我們的佛堂,只有一個小櫃子,那夠了,諸佛菩薩統統在裡面,與理相應,與性相應,與法界相應,這我們都必須要把它認識清楚。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一六集)

    


在框內的語法快速按三下,讓語法反黑,再按右鍵複製,回到您的格子,

把觀看HTML原始碼打勾、貼上「語法」、複製好標題、直接按〝立即發表〞即可!













 



度自己第一要緊


http://s486.photobucket.com/albums/rr221/powei0213/Separation%20line/?action=view&current=a21.gif" target=_blank>http://i486.photobucket.com/albums/rr221/powei0213/Separation%20line/a21.gif" /> 

六道眾生什麼最可貴?


佛給我們是最可貴的。


知道的人太少,境界現前還是被境界轉,這樣的人絕對大多數,我也是這樣的人。我如何能保住不被境界轉?戰戰兢兢,外面這個力量太­大太大了。真能持戒、真能吃苦,我願意我這一輩子吃苦,我到極樂世界就不吃苦了;我這一輩子要是忍不過,我還想享受,六道輪迴的苦就有得受。


這個事實擺在面前,你得看清楚­,你不看清楚吃虧是你自己,不是別人,你在惡道受苦,誰都不能代替你。唯一的一個辦法,天天不離開阿彌陀佛,天天不離開經教。


我們在這個地方,別的執著都放下,對於經教、­對於阿彌陀佛決定要執持,要執著、要保持,我們這一生就得度。


現前生活隨它去吧,有得吃就吃,有得穿就穿,沒得吃、沒得穿,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決定不分別執著,決定不起心­動念,心是定的。大乘教裡佛常說「佛度有緣人」,有緣人是什麼?


他真信、他真發願、真幹,這是有緣人,一般講老實、聽話、真幹。不老實的人呢?隨他去吧,學多少算多少,不­要放在心上,你就很自在、就很快樂。各人有時節因緣,他這一生不能成就,來生後世會成就。佛菩薩都不著急,我們著急有什麼用?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度自己、成就自己要擺在第一,幫助別人是第二。


要是把幫助別人當作第一,自己這一生不能得度,還搞輪迴,就錯了,大錯特錯了。多少人在這一生有修有學,­與眾生有緣,廣度眾生,自己沒能往生,做了多少好事到天道去了。天道有佛在那裡教化,欲界天有佛菩薩在講經教學,色界天也有,無色界天沒有。


那是個豐衣足食、幸福美滿的世­間跟我們現在不一樣,人享福,現在人受罪。享福能捨得掉嗎?能真肯幹,統統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比我們現在還困難。


諺語所說的「富貴學道難」,他捨不得離開富貴,所­以他比我們困難。我們了解這些事實狀況,現在我們的生活非常滿意,我們這叫小康之家,衣食不缺,沒什麼福享,但也沒有很重的罪受,這小康之家,這是修學最理想的環境。


我們­的大雄寶殿、我們的佛堂,只有一個小櫃子,那夠了,諸佛菩薩統統在裡面,與理相應,與性相應,與法界相應,這我們都必須要把它認識清楚。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一六集)


    




http://www.illust-natsu.jp/natsu/n0608/3.html"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http://www.illust-natsu.jp/natsu/n0608/s3.png" width=140 height=134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