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不設分類
以鏡為師
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徒弟擦一面鏡子,邊擦邊說:「這鏡子可真是賤貨,幾十元買了這麼一大面!」師父笑著說:「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哦?」徒弟也逗趣說:「不知這鏡子老師將何以教我啊?」「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到鏡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嗎?」師父問。「當然!」「那麼東西移開後,鏡子裡還留有餘影嗎?」 師父問。「那怎麼會呢?」「這就是智慧啊!」師父說:「這叫“物來則應,物去不留”。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來則應,事過即忘”嗎?」「不能。」徒弟說「想不到這鏡子還有點門道,還有嗎?」「多得是!」師父說:「比如孔孟先師或帝王將相來照鏡,你說鏡子會因為高興加倍細心嗎?」「不會。」徒弟答。「如果乞丐、棄兒來照鏡,鏡子會因厭惡而應付了事嗎?」「不會。」「這就叫“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又叫與聖人居而不喜,與凡夫居而不憂,你做得到嗎?」師父問。「做不到!還有嗎?」徒弟興沖沖地問。「當甲物體正在照鏡子時,鏡子會一邊照甲又一邊惦念乙嗎?」「不會。」「這叫“把握當下,而無所住”。你做得到嗎?」「做不到!還有呢?」徒弟窮追。「鏡子映現紅色物體時,其本身會不會也變成紅色?映現綠色時會不會本身也成綠色?」「不會。」「鏡子本身雖不變色,卻仍能紅來現紅,綠來現綠,是不是?」「是,這叫什麼?」徒弟問。「這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你做得到嗎?」「做不到,還有嗎?」徒弟還不解渴。「鏡子映人、映物、映狗、映水、映火……而本身玻璃的本質卻始終不變,這叫做“體不動而用常顯。用常顯而體不變”你明白嗎?」「明白了。」徒弟感嘆地說:「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鏡子,竟蘊含了這麼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為師。」
以上內容感謝 夢舟兒 e.Mail 轉寄提供,係由 夢筠 整理編輯增益分享!
在框內的語法快速按三下,讓語法反黑,再按右鍵複製,回到您的格子
把觀看HTML原始碼打勾、貼上「語法」、複製好標題、直接按〝立即發表〞即可!
miing的覺塵了塵部落格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