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命無價!

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

 

乳房外科王惠暢醫師:

根據我國行政院衛生署的歷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地區婦女罹患乳癌的人數逐年在增加,且因乳癌而致死的患者也是與日俱增,尤有甚者,我國婦女罹患乳癌的年齡亦有較年輕化的傾向,好發年齡大約較歐美患者年輕十歲左右,所以醫政單位、醫療同仁和婦女同胞本身都必須積極地面對這問題。

由於乳癌對於多樣化的治療方法,如手術切除治療、化學藥物治療、荷爾蒙藥物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等,都有不錯的反應,是以乳癌的存活率在所有癌症排名中可以說是佼佼者,尤其早期乳癌經過多樣化的治療後,其治療效果更能達到百分之八、九十的長期存活率,是故,如何早期發現及診斷乳癌是提昇乳癌存活率的方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不幸的是,與歐美地區乳癌罹病婦女比較起來,台灣地區乳癌罹病婦女的乳癌腫瘤體積通常都較大,局部嚴重性乳癌仍不時可見,也就對患者的存活率有較壞的影響,是以在台灣地區,如何早期發現乳癌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我國婦女生性較歐美婦女為保守,而乳房又是女性私密性較高的器官,所以大多數女性不輕易允許他人觸摸她的乳房,這使得乳房自我檢查仍維持是一個很重要的初步篩檢方法,經由持續地教導婦女自我檢查乳房的正確方法,我們希望婦女自我觸診能力不斷增強,使得腫塊體積在很小的情況下便可觸摸得出來,而罹病婦女便會早期去尋找專業醫師而得到適當的治療。

當然,這樣的作法也是頗富爭議的,因這種診斷方法較粗糙,個人差異性極大,婦女可因自認為沒摸到乳房腫塊而延宕就醫的時機,事實卻緣於觸摸的不準確,所以,對於四十歲以上的婦女,不論婦女自己是否摸到腫塊,我們應該建議每年最少接受專科醫師觸診壹次;

至於其間,有月經的婦女仍應在每次月經過後一週時做乳房自我檢查,停經婦女則選每月固定一日以進行乳房自我檢查、一旦有可疑的腫塊,應立即至專科醫師處接受進一步的診療。

歐美婦女罹患乳癌的好發率是增加的,但是近年來乳癌致死率卻沒有增加,其主要原因便是因為零期及第壹期的患者比例增多所致,而這早期診斷的成功便得歸因於乳癌防治教育的深植人心及乳房X光攝影的定期篩檢。在台灣地區,由於

  1. 乳癌好發率僅及歐美婦女的十分之一至七分之一,
  2. 乳癌好發年齡的年輕化,使得停經前乳癌婦女比率較高,而這年齡婦女的乳房緻密度一般過高,導致乳房X光攝影檢查偵測早期病灶的能力大幅下降,及
  3. 東方婦女的乳房體積平均較小,使得乳房X光攝影檢查技術的困難度增高,造成乳房X光攝影篩檢在台灣婦女的使用時機上仍無法達成共識。


同時,也因為東方婦女的乳房體積平均較小,加上超音波儀器和技術的進步,使得乳房超音波檢查在東方婦女的乳癌偵測上,扮演著重要的輔助角色。

總體而言,乳房自我檢查仍是一值得繼續推動的概念,因它不斷提醒婦女同胞要注意自己乳房的近況,但因自我檢查會因個人的差異而誤判。

因此應該定時接受專家觸診,當然,要達到更早期診斷的目的,乳房X光攝影篩檢仍是目前最重要的方法,不過,對於使用於台灣婦女的時機上,應該與歐美婦女有所不同,我們建議低危險因子婦女接受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的年齡應該在五十歲,以後每二到三年篩檢一次,至於高危險因子婦女,接受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的年齡則應該較其近親罹病年齡早五到十年,以後每一到兩年篩檢一次。

對於乳房體積小或過於緻密的婦女,乳房超音波檢查可以提供較乳房X光攝影更多的資訊,所以,在臨床上有困難的病例,乳房超音波檢查和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相輔相成的。

至於其他利用血清腫瘤標記蛋白、核磁共振乳房攝影及血液中腫瘤細胞PCR等試圖早期診斷乳癌的方法,目前尚未成熟到足以在臨床上使用。

 

引文:http://homepage.vghtpe.gov.tw/~tcfund/information/B_EARLY.HTM

 

****************************************************************

補充資訊: 2008-03 康健雜誌112期

 

「治癌效果神奇但藥價昂貴」,是目前許多癌症病人面對標靶治療的難題。

另一個情況是「聽說我的癌症有標靶治療且健保給付,為什麼醫生說我不適合?」

面對標靶治療,該不該接受新藥、需不需要付出「買命錢」,綜合整理各醫學中心癌症治療醫師的建議:

如果你是剛被告知得了癌症,最好問醫師:

■從哪些檢查確定是癌症?一般應該要有病理切片報告。

■治療方式有哪些?現在有標靶藥物可用嗎?

整合所有治療建議,配合自身年齡、體能、經濟狀況,家人照顧負荷量,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

無論是新病人或老病人,若你想用標靶治療,應該要知道:1.確定我的癌症有標靶可打

詢問醫師有沒有相關病理或基因等分子生物檢查。比如乳癌已將Her-2做為常規檢查,大約每4個乳癌病人會有1個帶Her-2基因陽性和蛋白質過度表現,適合做賀癌平治療。

又如肺癌,許多醫學中心已經提供自費做表皮生長因子(EGFR)基因檢測,在比較確定有靶心後再考慮要不要使用。2.問清楚數據,避免亂槍打鳥

若有標靶治療可選擇,詢問醫生過去研究報告效果,以及有沒有台灣病人的研究數據,是不是適合我來使用,再決定是否選擇標靶藥物。

 

 

歡迎流通轉貼

功德無量

南無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