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bucket

印光大師開示:示臨終切要

當此大病臨身,存亡莫保之時,教以各各為其母志誠懇切念南無阿彌陀佛,以祈壽未盡則速愈,壽已盡則速得往生西方。

令郎等孝心淳篤,當必皆如救頭然,而常持念也。如是則豈但有 益於 夫人,實則深有益於令郎等也。

凡人有病,可以藥治者,亦不必決不用藥,不可以藥治者,雖仙丹亦無用處,況世間藥乎。

無論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藥,此藥絕不誤人,服則或身或心,必即見效。

然人生世間,無論久暫,終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歸之處,可不預為安頓乎。

有力量者,自己預為安頓妥帖,則臨終固不須他人為之輔助,然能輔助,則更為得力,無力量者,當令家屬代為念佛,則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愛牽纏,仍舊被愛情所縛,住此莫出也。

倫理道德:聖賢是教出來的

在中國,我們的老祖宗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三字經》上一開頭,「人之初,性本善」,跟佛講的是一個道理。

人是教得好的,聖賢教出來的,佛菩薩教出來的。在中國古代社會,我們在典籍裡面看到,家教父母教,尤其是母親,長輩教,鄰里鄉黨都教,都會給底下一代人做好榜樣;社會教、國家教,所以聖賢君子多,才有大同之治。

「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說的不是理想,在中國實現過。

什麼時候實現的?經書裡面記載的,堯舜禹這三代,禹傳位給他的兒子,兒子真正是賢人,得到人民的擁護、人民的愛戴,形勢所趨。可是王啟之後,中國就變成家天下,這不是禹的意思,所以王啟之後,在中國叫小康之治,三代,夏商周,都是傳給兒子。

  可是,他們對於繼承人那種教育,我們現在可以說是達到真正的圓滿。培養國家的繼承人,自己來培養,以前?

以前是訪賢,到外面去找,找聖賢人。聖賢人不一定能找得到,王啟之後開始培養聖賢人,聖賢的接班人,不是沒有道理。

你要是完全講那是私心的話,這個有點是侮辱別人,你不了解。賢人愈來愈少了,培養。

周家的典籍非常完備,現在《四庫》裡面都收著有,我們看看周朝,他怎樣培養下一代接班人成為聖賢。

武王死的時候,兒子只有十歲,有人說十三歲,也有人說十歲。三個老師,召公做太保,周公做太傅,姜太公做太師。

這是什麼?這三個老師,來教導下面這個班子,主要是教太子,當然太子還有陪讀,那些文武大臣裡面優秀的子弟找來陪讀,就是下頭一個朝廷,底下一個朝廷,接班人。

太保管什麼?我們今天的說法,是管體育,教你什麼?養生之道,你的生活起居,太保管這個;太傅管德行,品德的修養,教你這些,仁義道德,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他管的,太傅;太師,教你學術、經史、治國平天下的這些道理方法,古人的這些經驗,太師管。

三個老師。三個老師之外,還有三個教練,老師教你,你是不是真幹?另外有三個老師跟你生活在一起,要把老師教的統統做到,我叫他三個教練,這三個教練名稱叫,少保、少傅、少師,這三個是跟太子生活在一起的,主要就是說,老師所教的東西你是不是真做到,這樣培養。

心得交流:抄經體會

如果心思稍微有混亂,抄經就抄錯了。我覺得抄經最重要的是練習定,能降服雜亂的心。抄經貴在敬和誠,心中沒有雜念,只有一心抄經的感覺真好!

  今天搜索淨空法師關於抄經的講演,發現原來老法師年輕的時候就抄過很多經,因為當時印刷技術不發達。現代人有福氣,不過現代人沒有經過抄經,對經文就沒有那種得來不易的感覺。現在才明白為什麼經文上說,要抄寫、讀誦、為他人演說,就是傳遞的方法。抄經手疼了,才知道經文來之不易。

佛陀教育雜誌333

 

 
佛陀教育雜誌http://www.amtb.tw/magazin/edu327.htm#ch05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生命的力量源自於愛。。。

祈願十方法界所有眾生

無有眾苦

但受諸樂

卍 南無阿彌陀佛 卍

 

*此篇欲引用者可直接複製圖不必上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ing 的覺塵了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